日本国名的由来与历史背景紧密相关,主要包含以下要点:
一、国名起源
神话与早期称呼 古代日本神道教崇拜太阳神,将太阳视为图腾。据传圣德太子在7世纪初致隋炀帝的国书中称“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”,这被视为日本国名的雏形。
正式定名“日本”
- 时间: 7世纪后半叶(约670年),日本遣唐使来华时首次使用“日本”作为国号。 - 含义
二、改名背景
摆脱贬称 中国史书记载,日本古代被称为“倭”,带有贬义。唐高宗时期,因厌恶该名称,于670年派使者贺平高丽时改称“日本”,并解释为“近日出处”。
文化融合与官方推动
- 改名后,日本通过法律文书(如大宝律令)正式确立“日本”为国号。
- 有说法认为,武则天可能通过赐名强化了这一名称的合法性。
三、历史演变
早期名称: 在与中国接触前,日本称自己为“やまと”(太阳之本)或“ひのもと”。 正式使用
四、文化意义
太阳符号的延续:日本名字中常见“日”元素,体现对太阳神的崇拜。
身份认同:改名后,日本逐渐形成以“太阳”为核心的精神象征,强化了民族认同。
综上,日本国名源于对太阳神的崇拜,通过历史事件和文化融合逐步固定为“日本”,并成为其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