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仓名字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,均与春秋时期吴国建仓历史相关:
一、春秋吴王建仓说
太仓最早见于北宋郏亶的《吴门水利书》,记载“昆山之东,地名太仓,俗号冈身”。该书明确指出太仓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建立粮仓而得名。此说法得到多份地方志文献支持,如明《太仓州志》等。
二、战国春申君东仓说
部分文献提到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(黄歇)在吴地建立东仓,后改为太仓。但此说法存在争议,因《越绝书》等古籍中仅提及“吴两仓”,未明确指向太仓,且后续文献中太仓与东仓的关联性更强的记载。
补充说明
历史演变
太仓在春秋时期已有人类活动,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,因物产丰富、交通便利成为重要物资集散地。元明时期成为重要海港(“六国码头”),明代郑和下西洋亦在此起锚。
名称争议
太仓与东仓的命名可能存在混淆。明弘治十年(1497年)设立太仓州时,原称“东仓”,后因规模扩大更名为太仓。另有说法认为“东仓”是春秋时期吴王刘濞或孙权所建。
行政区划演变
太仓市成立于1993年,原属昆山市,后撤县设市,成为江苏省最发达的县市之一。
综上,太仓名字主要源于春秋吴王建仓的历史事件,后续因行政调整和城市发展逐渐固定为“太仓”,并衍生出“娄东”等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