蝉作为昆虫纲半翅目动物,其名称因地区、文化及形态特征差异而丰富多样。综合现有资料,关于蝉的名称可总结如下:
一、学名与分类
蝉科昆虫全球约有 2000多种,中国已发现 200多种。其分类学地位为昆虫纲同翅目蝉科,常见种类包括黑蚱蝉(*Cryptotympana atrata*)、蟪蛄(*Platypleura kaempferi*)、鸣蝉(*Oncotumpana maculicollis*)等。
二、常见别称
中文别称 知了(最普遍的称呼,特指若虫期)
蛐蛄(若虫期)
秋蝉(寒蝉,秋末冬初出现)
龟纹、瓢蜡蝉、草蝉等
其他地区性称呼
台湾有“台湾骚蝉”“黑翅蝉”等
山西有“山西姬蝉”
青岛等地有“节流龟”“节流猴”(幼虫期)等独特称呼
三、古诗词中的别称
古人对蝉的称呼更为丰富,如《诗经》称“螓”(*Qín*)、“蜩”(*Tiáo*),《尔雅》记载“螂蜩”“蜻蜻”等,扬雄《方言》中则有“蛉蛄”等称呼。
四、特殊名称示例
齐女: 古代齐国对蝉的称呼,见于《史记》 四蝉
总结
蝉的名称数量难以精确统计,仅中国地区就有数十种不同叫法,全球范围内更达2000多种。这些名称反映了人们对这一生物的长期观察与文化赋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