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进士取多少名字

时间:2025-03-22 17:05:04 好名字

关于古代进士的录取名额,需结合不同时期的制度特点进行说明:

一、明清时期

常规录取规模
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,通过殿试的进士名额相对固定。明宪宗之后,基本每届录取约300名进士。 *注:另有资料显示常规科每届录取约280名,可能与统计口径或年份差异有关。

特殊时期调整

- 明代恩科(每三年一次)通常录取200-300人;

- 部分文献提到明宪宗后可能临时增加至300名。

二、其他朝代参考

唐代

殿试作为进士选拔的核心环节,但具体名额较少,每次仅录取20-30人。 *注:唐代科举制度尚处于完善阶段,进士地位尚未达到明清时期的核心地位。

宋代

进士录取规模有所扩大,每次可达200-600人,但需通过会试和殿试双重筛选。

三、总结

明清常规科:

每届约280-300名进士;

特殊时期(如明宪宗后):每届约300名进士;

唐代:每次殿试录取20-30人;

宋代:每次录取规模在200-600人之间。

注意:不同文献因统计范围、年份差异或定义标准不同,数据存在一定浮动,建议结合具体研究背景综合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