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汉在佛教中是指达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者,他们能够断除一切烦恼,达到涅槃境界。关于罗汉的数量,有以下几种说法:
十六罗汉:
最初由唐玄奘翻译的《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》中记载的十六罗汉名称。
十八罗汉:
后来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,加上了两位尊者,形成了十八罗汉。
一百零八罗汉:
有些说法中提到佛教中有108位罗汉,这通常是在描述罗汉阵或罗汉的某种象征意义时提到的数字。
综合以上信息,十八罗汉是最为广泛接受的罗汉数量,他们分别是:
1. 坐鹿罗汉(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)
2. 欢喜罗汉(迦诺迦代蹉尊者)
3. 举钵罗汉(诺迦跋哩陀尊者)
4. 托塔罗汉(苏频陀尊者)
5. 静坐罗汉(诺距罗尊者)
6. 长眉罗汉(阿氏多尊者)
7. 挖耳罗汉(那迦犀那尊者)
8. 开心罗汉(戍博迦尊者)
9. 探手罗汉(半托迦尊者)
10. 过江罗汉(跋陀罗尊者)
11. 芭蕉罗汉(伐那婆斯尊者)
12. 布袋罗汉(因揭陀尊者)
13. 降龙罗汉(庆友尊者)
14. 笑狮罗汉(罗弗多尊者)
15. 沈思罗汉(罗罗尊者)
16. 看门罗汉(注茶半托迦尊者)
因此,十八罗汉是佛教中常见且广为流传的罗汉数量,而十六罗汉和一百零八罗汉则是在特定情况下提到的数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