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的官衔体系相当复杂,包含职官、散官、爵位和勋位,共分九品三十阶。根据现有资料,唐朝官衔名称数量可归纳如下:
一、职官体系(核心官职)
三公 太师、太傅、太保(虚衔,文官之首)
天策上将(唐太宗时期设立,后废止)
二省六部制
正二品: 尚书令(虚职,李世民曾任) 从二品
正三品:中书令、侍中、六部尚书等
从三品:御史大夫、左散骑常侍等
正四品:太学博士、左谏议大夫等
从四品:上六部侍郎、尚书左丞等
正五品:定远将军、太常卿等
从五品:怀化中郎将、光禄大夫等
正六品:无实职
从六品:上太学博士、左拾遗等
地方官职 刺史:
上州从三品、中州正四品、下州从四品
别驾:上州从四品、中州正五品、下州从五品
长史司马:上州从五品、中州正六品、下州从六品
二、散官体系
文散官 开府仪同三司、特进、光禄大夫、金紫光禄大夫等
例如:狄仁杰曾任中书令(正三品)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(从三品)
武散官
骁骑大将军、辅国大将军、镇军大将军等
例如:李世民时期设立天策上将,后改为骠骑大将军
三、爵位与勋位
公爵
亲王、郡王、国公(皇族封号)
例如:李世民之子为郡王,嗣王、国公为皇族成员
勋位
上柱国、柱国、护军、上轻车都尉等
例如:王勃因《滕王阁序》获“诗杰”称号,未封爵但地位显赫
四、其他特殊称谓
诗人称号: 如李白(诗仙)、杜甫(诗圣)等 临时职官
总结
唐朝官衔名称数量庞大,仅职官体系便涵盖三十余级,若包含散官、爵位等则总数超过108个。实际权力分布中,二品以上多为荣誉象征,三品以下官职才具备实际行政职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