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数量众多,不同文献和分类标准存在差异。综合多来源信息,可归纳为以下类别及具体名称:
一、按类别划分
四灵(天之四灵) 青龙(东方木属性,象征仁德与皇权)
白虎(西方金属性,代表正义与力量)
朱雀(南方火属性,寓意吉祥与繁荣)
玄武(北方水属性,象征沉稳与智慧)
四大神兽
麒麟(仁慈与祥瑞的象征)
凤凰(雌性龙,代表美德与重生)
熊罴(形似虎,象征勇猛)
多宝(西方神兽,代表财富)
其他常见神兽
毕方(形似鹤,象征火灾)
饕餮(贪欲之兽,形如羊身人面)
狮驼(西方神兽,象征力量)
犀角兽(形似犀,代表角力)
二、其他分类体系中的神兽
四凶: 混沌(无面巨兽,主混乱)、穷奇(形如虎,象征恶行)、梼杌(树形神兽)、饕餮(贪欲化身) 四神
异兽:帝江(西方神鸟,能歌舞)、獬豸(辨善恶)、貔貅(招财)
三、特殊地域与文化中的神兽
钟山神:中山16座山神,属马身龙首
方山神:以虎豹为食的五尾一角神兽
烛龙:史载第一个人首龙身神兽
四、神话体系中的核心神兽
应龙:黄帝神龙,助禹治水
太阳烛照与太阴幽荧:代表阴阳两极,非具象生物
总结
中国神兽数量难以精确统计,仅核心分类中已涵盖40余种,实际文献记载可达365种以上。部分神兽如麒麟、龙、凤等具有跨文化象征意义,而异兽多见于特定地域神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