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艾草的品种数量,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植物学分类与常见名称
艾草属菊科蒿属艾组,我国现有55种19变种,其中日常使用的主要为 艾蒿(*Artemisia chrysanthenum*),别称包括艾叶、白蒿、冰台、医草、甜草、灸草、阿及艾等。
二、主要品种分类
地理标志品种 - 南阳艾(宛艾):
产自河南南阳,含绒量高,品质优良,2021年被授予地理标志产品认证。
- 北艾(九头仙艾):产于河南汤阴,与扁鹊有历史渊源,出绒率高,艾绒品质突出。
- 海艾:分布于浙江宁波沿海,具有海洋性特征,属特色品种。
其他常见品种 - 朝鲜艾:
适应性强,分布于全国,药用价值高。
- 苦艾:主产新疆,喜温耐阴,根茎粗壮,多用于医药。
- 香艾:叶片银灰,株高60-90厘米,挥发药香,耐寒性强。
三、品种差异与用途
不同品种在适应环境、药用成分及功效上存在差异。例如:
药用价值:北艾、苦艾含绒量较高,常用于制作艾绒;香艾因挥发油成分突出,多用于香囊或艾灸。
地理标志:南阳艾、北艾因产地独特,品质更受认可。
综上,艾草品种丰富,既有传统药用品种,也有特色地理标志品种,选择时可根据需求(如药用、香薰等)进行甄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