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,其名称经历了多次变更,从先秦到现代共有20多个名称,具体如下:
一、先秦时期
蓟:
周朝分封的都城,是北京最早的名字。
燕:
战国时期燕国首都,蓟城为重要组成部分。
二、秦汉至隋唐
渔阳:
秦朝时北京地区名称。
涿郡:
隋朝以蓟城设为涿郡治所。
幽州:
唐代时北京地区统称。
三、辽宋时期
南京:
辽朝以幽州为陪都时改称。
燕京:
金朝迁都后称中都,后改为燕京。
四、元明清时期
大都:
元朝在中都郊外建新城,称大都。
北平:
明代大都重建后改称北平。
北京:
明成祖朱棣迁都后成为首都名称,明清两代延续使用。
补充说明:
早期名称如“蓟”“燕”等因文献记载较少,存在一定争议。
元大都时期蒙古人曾称其为“汉八里”。
清朝称京师,1928年国民政府改称北平,1949年定名为北京。
以上名称反映了北京从边塞古城到全国政治中心的演变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