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共有 180个县级以上政区(截至2024年数据),其中 约136个县市的名称由历史事件、地理特征或人文因素得名,具体如下:
一、历史事件命名
石家庄 原称获鹿县,因最早由石姓人家在此建庄得名,后因铁路建设发展为城市。
赞皇县
取自周穆王在赞皇山击败犬戎的历史事件,意为“胜后封山”。
正定县
源于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建立东汉政权,寓意“真正安定”。
灵寿县
两种说法:一因《史记》记载中山武公封地,二因境内产灵寿木。
二、地理特征命名
井陉县
因太行山中的井陉隘口得名,是古代“太行八陉”之一。
新乐市
隋朝以古西乐邑(谐音“鹿泉”)得名,传说与韩信射鹿有关。
高邑县
秦朝设置鄗县,东汉光武帝迁都于此,故称“高邑”。
藁城区
蒙古太祖时期改稾城为藁城,意为“水草丰美”。
三、人文因素命名
井陉县
另一来源:《述征记》记载其为太行八陉第五陉,因山势险峻得名。
长白山
清代因境内有长白山得名,后成为吉林省省名。
承德市双桥区
1958年合并虹桥、翠桥两区得名,体现行政区划调整。
四、其他特殊案例
金昌市: 因镍矿资源得名,是甘肃省城市。 玉门市
总结
河北省县市名称多与历史、地理、人文相关,如石家庄因建筑得名,赞皇县因历史事件得名,井陉县则存在自然与人文双重命名依据。这些名称反映了河北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地理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