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宋王朝(420-479年)共有 10位皇帝,具体名单及简介如下:
宋武帝刘裕
建国皇帝,420年-422年在位,实施“义熙土断”强化中央集权,两次北伐收复洛阳、长安。
宋少帝刘义符
刘裕长子,423年-424年在位,因荒废朝政被徐羡之、谢晦废黜,同年被杀。
宋文帝刘义隆
刘裕第三子,424年-453年在位,延续刘裕治国方略,开创“元嘉之治”,但因宫廷斗争被弑父篡位。
宋元帝刘劭
刘义隆嫡长子,424年-453年在位,因巫蛊之祸弑父篡位,仅72天被杀。
宋孝武帝刘骏
刘义隆弟弟,430年-464年在位,残暴统治导致朝政腐败,后发动内乱。
宋前废帝刘子业
刘骏之子,449年-466年在位,因权力斗争被废,后死于非命。
宋明帝刘彧
刘骏弟弟,439年-472年在位,推行土断政策,稳定政权但对外防御薄弱。
宋后废帝刘昱
刘彧之子,463年-477年在位,因沉迷享乐被废,后死于疾病。
宋顺帝刘准
刘昱弟弟,467年-479年在位,禅位于萧道成,标志刘宋灭亡。
刘义府(追尊)
刘裕长子,422年-424年在位,但因徐羡之、谢晦政变被废,后追尊为孝穆皇帝。
补充说明
刘义隆之子刘绍、刘军、刘子业、刘子勋、刘彧、刘昱、刘准共8位皇帝在位期间被废或去世,未实际执政。- 刘宋被北魏取代时,刘义隆之孙刘准禅位,实际政权已转移。以上信息综合自《南北朝刘宋历代帝王》及权威史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