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,也称为姓名,是指人或产品、物体的名称。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,还有小名、别名、绰号、乳名等。广义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名称;狭义的姓名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。
在中国古代,人们不仅有“名”,而且有“字”。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“名”。古时汉族男子二十岁时举行成人礼冠礼,并取“字”。名字是人的一种称呼,一种代表。据说上古时期,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,这就是古人“名”的由来。其实在我国民间,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,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,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。
在古代,名就是名,字就是字,“名”和“字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,由父亲取名,至于取“字”,则在20岁行成人礼(冠礼)时进行。名一般用作谦称、卑称,或上对下、长对少的称呼。通常有名无字,如某人叫张德,张为姓,德为名,或通称为名字。
在古代,名和字不是一回事。“名”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用的代表符号,“字”则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,是与“名”互训的,相为表里,所以又称表字。例如,孙权,权与谋则是对应关系,备与德也是如此。
综上所述,名字是 人或事物的名称,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,还有小名、别名、绰号、乳名等。在中国古代,人们不仅有“名”,而且有“字”,并且“名”和“字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