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,其名称经历了多次变更,以下是主要历史时期的名称梳理:
一、远古至战国时期
蓟 公元前11世纪,黄帝第三代颛顼在此建立幽都,蓟为最早名称。
燕都
公元前1122年,周武王封召公于北燕,建立燕国,蓟城成为燕都。战国时期燕国都城仍称燕都。
二、秦汉至隋唐时期
幽州
两汉、魏、晋、唐代均设幽州,治所包括北京地区。
蓟城
公元前11世纪至战国时期,蓟为燕国都城,秦汉时期仍称蓟城。
三、辽金元时期
南京
五代时期(公元938年),契丹建立辽朝,以南京为都城。
大都
元朝忽必烈建立元朝后,于1272年定都于此。
北平
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后,1368年将大都改为北平。
四、明清时期
北京
1403年朱棣迁都北京,1420年正式定名为北京,成为全国都城。
京师
清朝时期,北京被称为京师。
五、其他历史时期的别称
范阳郡: 隋唐时期幽州曾设范阳郡。 汗八里
总结
北京的古称多为都城名称,如燕都、幽州、北平等,而“北京”作为现代名称始于明朝永乐年间。其历史名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演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