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战斗机名称体系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战略寓意,主要分为陆基战斗机、舰载战斗机、轰炸机等系列,具体如下:
一、陆基战斗机系列
“龙”系列 - 代表中国陆基战斗机的核心系列,象征权威与力量。 - 主要机型包括:
- 歼-20(威龙):第五代隐形战斗机,具备高隐身性、超音速巡航能力,是现役最先进型号。 - 歼-10(猛龙):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,广泛用于空战、对地任务。 - 歼-11(应龙):第四代半多用途战斗机,兼具空战与反舰能力。 - 歼-16(潜龙):半隐身战斗机,主打对空与反舰任务。
其他型号
- 歼-35(雄鹰):单发第五代战斗机,部分公开资料提及但未完全公开性能细节。 - 歼-8Ⅱ(飞豹):双发超音速轰炸机,具备远程打击能力。
二、舰载战斗机系列
“鲨”系列: 以鲨鱼特性命名,强调高速与海战能力。 - 歼-15(飞鲨):中国首款自主舰载战斗机,曾称“海神”。 三、轰炸机系列 “神”系列
四、其他特色机型
歼-7(雄鹰):第二代单发战斗机,仿制自米格-21,曾是中国空军主力。- 歼-8Ⅱ(飞豹):双发轰炸机,具备空战与核打击能力。- 歼-9:早期第五代概念机,因技术瓶颈取消生产,但为后续机型奠定基础。
五、命名文化背景
文化渊源:名称多取自《周易》《山海经》等典籍,如“潜龙”“应龙”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龙的神话崇拜。- 国际差异:例如歼-20国内称“威龙”,北约则译为“火牙”。
以上信息综合了权威资料与公开报道,涵盖现役及历史机型,反映了中国战斗机的发展脉络与技术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