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巨毒名字”的整理,结合历史记载、文学作品及现实中的剧毒物质,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历史文献中的剧毒名称
牵机(马钱子) 宋太宗赐李煜服用含马钱子的牵机药,因其形状似织布机得名,含生物碱导致全身抽搐而死。
钩吻(断肠草)
传说神农尝百草时误食,含葫芦藤碱,五至八片叶片即可致命,民间称“断肠草”。
相思子
王维诗中提到的红豆,实为剧毒植物,单颗即可致人死亡。
二、文学作品中的毒物名称
鸩酒
用鸩鸟羽毛浸泡的毒酒,传说饮者皆亡,常与“毒草”并列。
鹤顶红(砒霜)
红信石(三氧化二砷)的文雅称呼,毒性极强,古代诗词中亦常见。
三、现实中的剧毒物质名称
氰化物
普鲁士蓝染料成分,氰化氢气体无色无味,1/3颗胶囊量即可致死,与砒霜毒性相当。
毒鼠强(四亚甲基二砜四胺)
粉状神经毒素,致死剂量0.1mg/kg,1g可致600人死亡,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。
蓖麻毒素
蓖麻种子含高毒性蛋白,0.2mg即可致人死亡,潜伏期长且无解药。
四、趣味性命名(非真实毒物)
香水有毒: 网络流行梗,实际指含毒化学物质,非真实毒药。 空气有毒
总结
以上名称涵盖历史记载、文学创作及现实毒物,既有具象的植物或矿物,也包含趣味性命名。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毒理或防治措施,建议参考专业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