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恶魔名字丰富多样,不同文献和传说体系中有各自独特的命名方式。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主要名称及来源:
一、传统神话体系中的恶魔名称
牛头(阿傍) 佛教形象,牛头人身,手持钢叉,原为阴间勾魂使者,后成为冥府官吏。
马面(罗刹)
与牛头配对出现,同样为冥府勾魂使者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因对称需求新增形象,也有独立存在。
夜叉
佛教护法神,原为印度神话中勇猛暴恶的鬼类,后受佛法感化。分为三种类型:地夜叉(如青狮)、虚空夜叉、天夜叉。
罗刹(娑婆)
印度神话中的恶魔总称,男性多为黑身朱发,女性则貌美如仙。在中国佛教传播中,常与夜叉结合形成“夜叉罗刹”。
二、其他相关名称
圣主: 部分文献中作为反派角色出现,如《西游记》中的白骨精,但属于妖怪而非传统恶魔。 刀龙
三、特殊说明
七宗罪相关:西方神话中七宗罪(骄傲、嫉妒等)有对应恶魔名称(如梅菲斯特、贝鲁塞巴布),但属于宗教象征体系,与中国传统恶魔不同。
地域性称呼:如“地魔兽”“天魔兽”等属于中国古代神话中对强大邪祟生物的泛称,并非特定恶魔名称。
四、影视作品中的恶魔名称
部分影视作品(如《成龙历险记》)会为传统恶魔创造昵称,如:
波刚:八大恶魔之一,山恶魔,绿色皮肤,臃肿体型。
地魁:八恶魔之首,牛头人身,通红身躯,手持角状武器。
以上名称均来源于神话、宗教或影视创作,需注意区分文化背景差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