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周朝铜钱,需结合历史分期和地域进行说明:
西周时期 西周(前771年-前770年)尚未出现统一货币体系,主要使用天然海贝作为货币,同时已出现青铜贝币。有文献记载西周曾铸造过“西周”圜钱,但实物发现较少,存疑性较高。
东周时期
东周(前770年-前276年)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,货币体系逐渐统一:
普通圜钱: 全国通用,直径约2.5-3厘米,面文“西周”或“东周”篆字; 特殊货币
西周晚期,河南商城(今洛阳)铸造“西周”圜钱,钱径2.7厘米,重3.8-5克;
东周时期,洛阳等地铸造“东周”圜钱,钱径2.6厘米,重4-4.5克,另有大型钱币直径达4.1厘米。
其他相关货币 楚国货币:
如“蚁鼻钱”(战国时期楚国特有,形似鬼脸,穿孔较大);
秦国货币:早期使用环币(纺轮或玉璧形),后发展为方孔半两钱。
总结:周朝铜钱无统一名称,西周以贝币和早期青铜币为主,东周则形成以圜钱为核心的货币体系,且存在“西周”“东周”等区分。由于西周铜钱实物罕见,目前研究多依赖文献记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