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按分类命名
霸王龙(Tyrannosaurus rex) 俗称“暴龙”,是白垩纪末期最著名的肉食性恐龙,体长可达12米,体重约8吨。
剑龙(Stegosaurus)
草食性恐龙,以背部的骨质板和尾刺为特征,体长7-9米,高2.35-3.5米。
三角龙(Triceratops)
植食性恐龙,头部长有3根角质突起,臀部长尾刺,是晚白垩纪代表性化石。
异特龙(Iguanodon)
肉食性恐龙,生存于晚侏罗纪,体长8.5-9.7米,体重1.5-3.6吨。
二、其他常见名称
迅猛龙(Velociraptor): 小型肉食性恐龙,以敏捷和智能著称。 棘龙(Stegosaurus)
甲龙(Ankylosaurus):甲壳类恐龙,体表覆盖厚甲,生存于白垩纪。
鸭冠龙(Hadrosaurs):头部长有类似鸭子的羽毛,生存于白垩纪。
三、命名依据
恐龙的名称通常基于以下特征:
外貌特征:如三角龙的角、剑龙的骨质板;
生活习性:如异特龙的肉食性、迅猛龙的敏捷性;
发现地点:如阿根廷农民发现的艾雷拉龙。
四、补充说明
恐龙名称众多,不同分类体系下存在差异。例如,棘龙可能属于单一种或两种不同物种,而霸王龙是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成员。建议结合化石特征和学术研究综合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