蚜虫的别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,不同地区和文献中存在差异:
一、常见别称
腻虫 最常见的俗称,源于其黏附在植物上的特性。
蜜虫
因分泌蜜露(植物汁液)而得名。
吸血鬼
形象描述其吸食植物汁液的习性。
二、按科属分类的别称
桃蚜(Myzus persicae)
主要危害菠菜、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,可传播病毒。
菜蚜(*Brevicoryne brassicae*)
十字花科蔬菜(如白菜、花椰菜)的主要害虫。
棉蚜(*Aphis gossypium*)
瓜类蔬菜(如棉花、西瓜)的典型害虫。
苹果绵蚜(*Aphis pomi*)
仅危害苹果树,与烟黴菌共生。
云杉瘿球蚜(*Chermes cooleyi*)
专性危害云杉、道格拉斯冷杉等针叶树。
三、其他特殊名称
烟黴菌蚜: 与烟黴菌共生,危害柑橘类植物。 麦二叉蚜(*Toxoptera graminum*)
四、形态特征辅助识别
体色与形态:多数为黄绿色或深绿色,体表有粉状蜡质或绒毛。
生活史:部分种类(如桃蚜)在4月底产生有翅蚜,5月繁殖高峰。
总结
蚜虫的别称多与其生活习性(如分泌蜜露)或危害对象相关,不同名称反映了其生态特征和农业危害。若需进一步识别具体种类,可结合形态特征与危害植物进行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