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清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,其名称经历了多次变迁,具体如下:
一、历史时期的名称
古称“清渊县” 西汉时期置县,因傍临清河得名,后改为清河县,治所位于今临清城东北。
其他历史名称
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升为“清渊县”;
明弘治二年(1489年)改称“清河县”;
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升为“直隶州”,领夏津、武城等。
临清关
明朝时期因京杭大运河税关地位显赫,被称为“临清关”,占全国税收四分之一。
二、现代名称与行政区划
县级市名称: 1945年设市,1958年与县分治,1963年恢复建市,1983年撤县设市,现更名为 临清市
下属行政区划 包括新华、青年、先锋、大辛庄等街道办事处,以及唐元、烟店、潘庄等16个乡镇。 三、其他相关名称 古运河相关
鳌头矶: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交汇处的石坝,明正德年间得名,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
会通街:明清时期重要商业街,与运河紧密相关。
总结
临清的名称从“后赵时期的清渊县”演变至“清朝时期的直隶州”,再到现代的县级市,反映了其作为运河枢纽城市的历史地位。当前官方名称为 临清市,但历史上曾用过 清渊县、 清河县等名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