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红火蚁
特征:原产南美洲,全球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。体型约3-6毫米,呈红褐色,尾部黑色,群体攻击性强。
危害:被蜇后产生火灼感,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感染,严重时导致多器官衰竭。
二、草爬子(蜱虫)
特征:体长约火柴棒头大小,呈椭圆形,有八只腿和吸血器官,常寄生在耳后、阴部等隐蔽处。
危害:可传播莱姆病等病原体,轻则皮肤炎症,重则引发多器官衰竭。
三、洋辣子(刺毛虫)
特征:俗称“八角毛”,体长约1厘米,呈暗红色,刺毛状毒汁引发皮肤红肿、瘙痒。
危害:毒液导致局部皮疹、水疱,可能引发过敏反应。
四、隐翅虫
特征:又称“翘屁股”,体长约1厘米,背部有翅膀状突起,夜间或灯光下活跃。
危害:叮咬后皮肤剧痒难忍,毒液引发溃烂、流水,可能继发感染。
五、其他相关毒虫
蜈蚣 体长可达20厘米,毒性强烈,叮咬引发剧烈疼痛、肿胀和红肿,但一般不致命。
蝎子
尾部带刺,毒液含神经毒素,可导致瘫痪、呼吸衰竭,但毒液量需达到一定规模才致命。
六、防治建议
环境治理: 清除潮湿环境中的垃圾、积水,减少毒虫滋生地。 个人防护
及时就医:被毒虫叮咬后应立即就医,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。
若发现毒虫巢穴,建议联系专业消杀机构处理,避免自行捕捉引发二次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