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按分类学划分
鸟脚类恐龙 - 霸王龙(暴龙):
最大型肉食恐龙,生存于约6850万年前,化石发现于美国和加拿大。 - 异特龙(跃龙):中大型肉食性恐龙,生存于约1.55亿年前,身长可达9.7米。 - 棘龙(棘背龙):兽脚类恐龙,生存于约9500万年前,背部覆盖骨质板。
蜥脚类恐龙 - 三角龙:
晚白垩纪代表性植食恐龙,头盾和尾刺是其显著特征。 - 梁龙:长颈鹿般体型,颈部可延伸至18米,以树叶为食。
兽脚类恐龙 - 迅猛龙:
小型敏捷肉食恐龙,以智能行为著称。 - 鸭冠龙:头冠形羽毛覆盖,生存于约1.45亿年前。
甲龙类恐龙 - 甲龙:
甲片覆盖的防御型恐龙,生存于约1.45亿年前。
二、其他常见名称
雷龙:长颈长尾的草食性恐龙,头骨巨大。- 剑龙:背部有骨质板的草食性恐龙,尾巴末端有骨质尾巴。- 马门溪龙:早期恐龙代表,生存于约2.01亿年前。- 异龙:早期兽脚类恐龙,生存于约1.5亿年前。
三、命名依据
恐龙的名称多基于外观特征(如三角龙)、生活习性(如霸王龙)、化石发现地或研究阶段。例如:
霸王龙源于希腊语,意为“霸王之王”;
三角龙因头部的三根角质突起得名;
剑龙的骨质板类似现代装甲。
以上名称仅为恐龙家族中的一部分,实际分类中包含更多细分种类。若需具体图片或更详细的特征描述,可参考专业古生物资料或博物馆展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