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听雨”的诗词作品非常丰富,以下是整理后的经典诗词及相关信息:
一、宋代诗词
蒋捷《虞美人·听雨》 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。 - 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。 - 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。 - 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阶前、点滴到天明。 (通过人生三个阶段听雨的境遇,感慨人生无常)
李煜《浪淘沙令·帘外雨潺潺》
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 - 罗衾不耐五更寒。 - 老年听雨卧僧庐,寒灯独照无人眠。 (以听雨寄托亡国之痛,情感沉痛)
韦庄《菩萨蛮·人人尽说江南好》
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 - 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 (江南烟雨的意象贯穿全词)
苏轼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 - 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 (以听雨自喻,展现豁达人生观)
二、其他朝代诗词
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二首》
寒雨连天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 - 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 (通过送别场景烘托雨的寒意)
曾几《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》
年年岁岁望中秋,岁岁年年雾雨愁。 -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 (借雨表达对亲情的思念)
三、现代诗词
现代诗人也常以听雨为题材,例如:
五湖倦客《听雨》: 三更闻喜雨,叶舞动春风。影落寒灯下,沉思望夜空。 (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) 四、听雨的意象与意境 听雨在诗词中常与孤寂、思念、时光流逝等情感结合。如: 空间意象
以上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听雨的多样美感,既有个人情感的投射,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