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古代壁虎的品种名称,综合历史文献和民间记载,可归纳为以下几种:
一、常见别称
壁虎:
现代通用名称,古代文献中亦有所见。
守宫:
因古代用壁虎制成“守宫砂”(试贞术药),得名此称。
堰蜓:
《尔雅》中最早记载的别名,源于“在壁曰蝘蜓”的描述。
二、按分布或特征分类的古代名称
台湾蜥虎:
台湾特有物种,因头部两侧有明显颏片且尾端具侧锯齿而得名。
铅山壁虎:
分布于中国广东、广西等地,最大可达13厘米,卵生。
海南壁虎:
主要分布于海南岛,具体特征需参考地方志。
三、其他古称
天龙:部分文献用“天龙”指代壁虎。
需注意:不同文献对壁虎品种的划分存在差异,部分名称如“雅美鳞趾虎”“截趾虎”等属于现代分类学中的专业术语,古代文献中未见记载。此外,“五毒”中的“守宫”特指壁虎,而非泛指所有毒蛇类动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