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传说:
出自祁姓
范姓出自祁姓,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刘累之后,以封邑为名。刘累有一个封国在范,因此这一支后来就姓范了。
出自楚国
范姓也出自楚国。楚国有一个地方叫范,有一座山也叫范山,所以那边的居民后来就以范为姓。
范姓的主要历史人物
范钟(1171年-1248年),字仲和,婺州兰溪人,南宋时期政治家、宰相,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,封东阳郡公。
范崇凯(生卒年不详),四川内江人,唐朝丙辰科状元,曾奉唐玄宗之命作《华萼楼赋》,与其弟范元凯并称“梧酮双凤”。
范仲淹(989年-1052年),字希文,苏州吴县人,北宋改革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教育家。
范宽(约950年-约1032年),本名中正,字中立,京兆华原人,北宋时期著名画家,擅画山水,与董源、李成并称“北宋三大家”。
范士会(约前660年-前583年),春秋时期晋国大夫,士蒍之孙,因封于范,又称范会,死后追谥武子,范姓尊其为得姓始祖。
范姓的分布与变迁
范姓在尧为唐氏、在舜为陶唐氏、在夏为御龙氏、在周为唐杜氏。范姓以河南范县发祥,智伯灭范后,有范姓人徙居南阳顺阳,三家分晋后,范姓采地入魏,居今河南、河北、山西之间。战国时南阳范蠡入楚仕宦而定居湖北。秦汉之际,范姓已徙至今安徽、四川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
范姓的典故
范张鸡黍:范式与张劭为友,两人约定在春天告别,到秋天再见。到期时,范式杀鸡作黍,张劭以为范式不会如约而至,但范式如期而至,体现了范式的信守承诺。
范增之后:范知之住在都城边,生活富裕但孤独,靠饮酒得欢。一日大醉后触犯都城夜行禁令,被包知府责问,范知之声称自己是宰相的后代,包公不信,后证实其身份,范知之因此被打了20大板。
这些传说和典故不仅丰富了范姓的文化内涵,也为我们了解范姓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