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考试中的哪些名字是

时间:2025-03-23 12:21:13 网名大全

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,其名称和层级结构如下:

一、科举考试主要级别及名称

院试

- 考试层级:最低一级,由县级官府主持。 - 通过者称 秀才,俗称"茂才"。

乡试

- 考试层级:省级考试,每三年举行一次。 - 通过者称 举人,第一名为 解元。 - 举人可参加会试,但通常不直接任职。

会试

- 考试层级:国家级考试,由礼部主持,乡试后次年春天举行。 - 通过者称 贡士,第一名为 会元。 - 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,但多以翰林院编修等低级官职为主。

殿试

- 考试层级:最高一级,由皇帝亲自主持,会试后同年举行。 - 通过者称 进士,分为三甲:

- 一甲:

前三名,分别为 状元(元)、 榜眼探花,统称"进士及第";

- 二甲:若干名,赐"进士出身";

- 三甲:若干名,赐"同进士出身"。

二、特殊称谓与荣誉

连中三元:在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中连续夺冠,即"三元及第"。- 状元:科举制度中最高荣誉,通常任翰林院修撰。- 榜眼、探花:除状元外,另获殊荣,多任翰林院编修。

三、补充说明

贡士:会试通过者统称,唐代开始使用该称谓。- 进士出身/同进士出身:二甲、三甲的官方称谓,与一甲有明显区别。以上信息综合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,其他朝代如汉代的察举制、唐代的明经科等未包含在此体系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