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,隶属于晋城市,位于中条山东北,沁河中游。太行、太岳、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。地理坐标为北纬35°24′-36°04′,东经112°47′-115°55′。县境四周环山、东至老马岭、岳神山与高平市、泽州县为邻;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;南至仙翁山、舜王坪与阳城、垣曲县接壤;北至香山岭、关帝岭、宇峻山与浮山、安泽、长子县毗邻。版图东西长,南北窄,东西长约150千米,南北宽约55千米,总面积2655平方千米。
沁水县下辖7个镇,5个乡,182个建制村,10个居民委员会(2021年7月),常住人口194762人(2021年)。全县生产总值331.1 亿元(2021年)。是“中国蜜蜂之乡”,2021年10月12日,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
沁水地处燕山运动沁水斜向地带,形成沁水县地势东南低而西南高,由东南-东北-西南呈扇形展开逐步增高的地貌景观。县域四周环山,山峦重叠,气候适宜,四季 分明。全年平均气温10.3℃。是矿产资源大县,初步查明的有煤、铁、煤层气、石灰岩、重晶石、耐火粘土、矿泉水等18种;野生植物400余种,野生动物220余种。
2021年年末,全县拥有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;各级各类学校80所;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64个。
沁水古称端氏。夏为帝都畿内,属冀州。隋开皇三年属泽州,隋大业三年(607),泽州改称长平郡,改永宁县为沁水县。1943年7月沁水(西)县撤销。1944年4月沁水全境解放。1946年5月沁南县改名为沁水县。1985年5月,晋东南地区撤销,沁水县直隶于晋城市。境内有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、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、张峰水库、示范牧场等多个旅游风景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