钻石有许多别名和名称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:
金刚石:
源于梵文“vajra”,意为坚不可摧之物,是钻石的别名。
不倒翁石:
因为钻石在光线照射下显示出了翻转不停的反射图案而得名。
星钻:
因其璀璨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的星星而得名。
星火石:
与星钻相似,因其闪耀的光芒如同火花而得名。
希望之钻:
最初发现于印度,由一名法国收藏家购得,尽管多次易手,但名字一直流传下来。
希望之星:
与“希望之钻”类似,也是一颗著名的钻石。
光明之山:
库稀努尔钻石的别称,因其无色透明且极为珍贵而得名。
非洲之星:
库利南钻石的别称,其中最大的一粒名为“非洲之星第Ⅰ”,次大的一粒名为“非洲之星第Ⅱ”。
布拉岗扎:
1725年发现于巴西,是巴西境内发现的最大钻石。
库利南:
1905年发现于南非,是已知最古老的钻石之一,后来被加工成多粒大钻石。
塞拉里昂之星:
1972年发现于塞拉里昂,以品质佳、颗粒大、有良好的八面体晶形而著称。
科尔德曼·德迪奥斯:
巴西发现的大钻石,重922.5克拉,具极佳的蓝白色。
尤里卡:
1919年发现于南非,重达1500克拉,颜色与库利南相似,但未予命名。
噩运之钻“希望”:
重45.42克拉,深蓝色,世界著名珍宝,但带有凶杀和抢夺的历史。
红钻:
一种粉红色到鲜红色的透明钻石,以“鸽血红”者为稀世珍品。
蓝钻:
一种天蓝色到深蓝色的透明钻石,以深蓝色者为最佳。
绿钻:
一种淡绿色到绿色的透明钻石,以鲜绿色者为最佳。
紫钻:
一种淡紫色到紫色的透明钻石,较为罕见。
黑钻:
一种黑色的透明钻石,通常为石墨杂质所致。
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钻石的物理特性和美学价值,还常常与其发现历史、传说和象征意义相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