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省及其下属城市的名称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名称及其由来:
海南
含义:海南意为“海的南方”,这个名称源于其地理位置,位于中国最南端的岛屿。
历史:早在唐代,海南岛就已被称为“海南”,并在多个历史时期设有不同的行政区划。
海南岛
含义:海南岛孤悬于南中国海域中,因此得名。
历史:海南岛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,并在多个历史时期设有不同的行政区划,如珠崖、儋耳等郡。
海口市
旧名:海城
含义:因地处南渡江入海口西侧而得名,新的名称“海城”将更好地体现海口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,强调其海洋文化和历史遗产。
三亚市
旧名:热带天堂
含义:突出三亚的美丽海滩和热带气候,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度假。
儋州市
旧名:南海明珠
含义:象征着儋州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南海地区的重要性。
历史:汉代设置珠崖、儋耳两郡,唐代改郡为州,称为儋州。
琼山区
含义:因境内白石多白,似玉而润而得名。
琼台
含义: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,土石皆白而润,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,遂称为琼台。
珠崖
含义: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,出珍珠。
儋耳
含义: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,因而得名。
琼管
含义:由“琼”衍生而来,南宋地理著作《方舆胜览》有记载:“琼山在本县。有琼山、白玉二村,其石皆白,似玉而润。州以此山而得名。”。
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海南的自然地理特征,还体现了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。随着城市发展和政策调整,一些名称也进行了更新,以更好地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定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