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棋作为世界著名的棋类游戏,其名称和规则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区分,具体如下:
一、主要名称分类
中国象棋 中国本土的象棋形式,棋盘为九宫格加八路,棋子包含帅(将)、仕(士)、相(象)、马、车、炮、兵(卒),共32枚,红方先手。
国际象棋
西方主流的象棋形式,棋盘为8×8方格,棋子包括国王(King)、后妃(Queen)、车(Rook)、象(Bishop)、马(Knight)、兵(Pawn),共32枚,采用立体棋子或平面图案。
二、特殊名称与战术
中国象棋
两头蛇: 指马二进三后,两兵齐挺形成的灵活阵型,类似“两头蛇”形态,常用于开局阶段。 窝心马
鸳鸯马:两马连环保护中卒,形成防守屏障,谚语称“马跳连环气死车”。
屏风马:一马屯边,另一马对抗中炮,是重要防守阵型,尤以对抗中炮的后手屏风马应用广泛。
单提马:开局阶段一马正起,一马屯边,多用于五七炮开局或横车布局。
国际象棋 王车易位:
国王与车交换位置,提升王侧安全性,是重要开局手段。
兵的升变:兵到达对方底线后可升变为除王以外的任何棋子,是游戏转折点。
三、棋子名称差异说明
帅/将:中国象棋中称“将”,国际象棋中称“King”。
仕/士:中国象棋中称“仕”,国际象棋中称“Bishop”。
象/相:中国象棋中称“相”,国际象棋中称“Bishop”。
马/傌:中国象棋中称“马”,国际象棋中称“Knight”。
车/車:中国象棋中称“车”,国际象棋中称“Rook”。
炮/砲:中国象棋中称“炮”,国际象棋中称“Rook”(不同形状的炮对应不同移动方式)。
兵/卒:中国象棋中称“兵”或“卒”,国际象棋中称“Pawn”。
四、其他相关名称
开局/中局/残局:根据棋局阶段划分。
和棋/将死/困毙:游戏结果分类。
以上名称和战术覆盖了象棋的核心要素,不同名称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棋类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