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心经》中涉及的重要名字及含义如下:
一、核心名称与概念
观自在菩萨 佛教重要菩萨名号,象征具足智慧与慈悲的修行者。其名号由“观”“自”“在”三部分组成:
- 观:
指观照世间万象,即“一切现象都是佛性”的体现;
- 自:代表本我、自性,即修行者内在的佛性;
- 在:表示觉悟后的存在状态,即超越世俗的“空性”境界。
般若波罗蜜多 梵文音译名,意为“智慧到彼岸”。在《心经》中,它不仅是修行目标(通过智慧消除烦恼),也是经文的核心主题。
五蕴皆空
佛教基本教义之一,指出色(物质)、受(感受)、想(思想)、行(行为)、识(意识)五蕴(构成众生的要素)的本质是空无自性,从而破除对自我的执着。
二、其他相关名称
舍利子: 佛陀弟子阿难对佛陀的尊称,意为“利益有情”; 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娑婆诃
三、补充说明
《心经》虽以简短文字蕴含深邃哲理,但未明确提及其他独立人物名称。若需了解具体佛教人物,可参考《金刚经》中须菩提与佛陀的对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