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还有哪些名字

时间:2025-03-24 00:50:25 网名大全

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名称演变丰富且蕴含深厚文化内涵。以下是茶的多种别称及由来:

一、雅称类

不夜侯

西晋张华《博物志》首次记载,因茶提神醒脑,故称“不夜侯”。唐代诗人胡峤以“破睡须封不夜侯”赞颂其功效。

清友

宋代苏易简《文房四谱》称茶为“清友”,喻指其清新高雅的品格,姚合《品茗词》以“竹里延清友”描绘品茶意境。

余甘氏

宋代人因茶饮后口腔回甘,以橄榄别称“余甘子”类比命名,称茶为“余甘氏”。

云华/碧霞

唐代皮日休《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》称茶为“云华”,元代耶律楚材以“一碗和香吸碧霞”赞茶如彩霞般绚丽。

二、品类特定名称

绿茶:

如龙井、碧螺春、黄山毛峰等,特指未发酵茶。

红茶:

如祁门红茶、正山小种,指全发酵茶。

黑茶:

如普洱茶、安化黑茶,属后发酵茶。

白茶:

如白牡丹、寿眉,芽叶细嫩。

三、形态与功效类

茶旗:

茶叶展开后形似小旗,唐代皮日休《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》首提此称。

茶枪:

未展开时形似枪杆,茶具名。

雀舌/荈本:

雀舌指细嫩茶芽,荈本指老茶。

四、其他雅称

仙芽:形容高山云雾中生长的优质茶芽。

甘露:唐代陆羽《茶经》称茶为“甘露”,象征纯净与甘甜。

漏影春:宋代茶名,指茶汤透漏光影的美感。

五、历史演变

茶的名称从“荼”演变为“茶”,与加工工艺和饮用习惯密切相关。例如,三国时期蜀人称未发酵茶为“荼”,晋代郭璞区分早采茶与晚采茶为“茶”与“茗”,后逐渐通用。

以上名称反映了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追求,既有具象特征描述,也蕴含哲学意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