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改名成功的案例
京东数科 京东金融于2018年更名为“京东数科”,旨在更精准地体现数字科技领域的定位,并计划未来作为集团整体品牌对外呈现。
WEY/魏派/魏牌
长城汽车旗下品牌曾先后更名为“WEY”“魏派”,2017年最终定名为“魏牌”,但品牌核心寓意未发生变更。
理想汽车
初期名为“理想智造”,2019年正式更名为“理想”,简化了品牌标识并降低成本。
赛力斯
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“赛力斯”,2020年与华为合作后知名度显著提升,现重心转向“问界”品牌。
飞凡汽车
上汽荣威旗下品牌更名为“飞凡”,2021年独立运营但市场影响力有限,目前仅推出R7、F7两款车型。
Coach.Inc/Tapestry.Inc
纽约奢侈品集团收购制鞋商后,将“Coach”更名为“Tapestry”,以统一多个品牌标识。
二、改名失败的案例
凌志改名雷克萨斯
丰田旗下豪华品牌“凌志”2004年改为音译名“雷克萨斯”,但部分消费者仍保留原品牌认知。
三、其他相关案例
贵人鸟改名金鹤农业: 2025年1月,曾为运动品牌的中国首家上市公司贵人鸟更名为“金鹤农业”,但此前已因财务问题终止上市。 帕拉丁(Palladium)
总结
品牌改名需综合考虑市场定位、消费者认知及业务发展需求。成功的改名通常能提升品牌价值,而失败的案例则可能因消费者习惯或品牌关联性较弱导致效果不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