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葬礼道场的名称,不同地区、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,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传统民俗中的丧葬道场
大三元/小三元道场 以时间划分,整五破七为“大三元”(含开经、下葬各半天,中间五天),整三破五为“小三元”。
大报恩道场
属于三元道场的一部分,特指昼夜经仪式,时间安排为整二破四。
桥光大祭
与开悼时间重合,时间安排为整一破三,属于丧事的重要环节。
转轮道场
大三元道场的别称,因持续七天转轮祭奠而得名,传统上仅富贵人家承担。
二、宗教场所中的道场
观音菩萨道场
浙江普陀山,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为信众朝拜的佛教圣地。
普贤菩萨道场
四川峨眉山,以佛教文化闻名,包含金顶等标志性建筑。
地藏王菩萨道场
安徽九华山,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以地藏信仰为核心。
三、其他特殊场所
火葬场
负责遗体火化处理的专用场所,部分火葬场兼具丧葬和骨灰存放功能。
斎场
日本专门用于遗体告别的场所,与火葬场功能区分。
四、传统建筑名称
在部分地区的丧葬仪式中,灵堂是核心场所,用于停放遗体、摆放遗像及接待吊唁者。但严格来说,灵堂属于丧葬活动的功能性建筑,与传统宗教道场性质不同。
总结:
若特指传统民俗中的丧葬道场,主要分为三元道场(大三元/小三元/大报恩)和转轮道场;若涉及宗教信仰,则以观音、普贤、地藏等菩萨的道场为主;火葬场和斎场则分别承担遗体处理与告别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