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骨头念珠的名称和用途,综合藏传佛教文化及历史记载,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:
一、常见名称与材质
嘎巴拉 特指用喇嘛头盖骨制作的法器,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中常见的供品或念珠。传说中,头盖骨象征圆满与生起次第,具有特殊宗教意义。
托巴(颅骨碗)
由高僧头盖骨制成的法器,用于法会或灌顶仪式,与嘎巴拉类似但用途不同。
达马茹(头骨法鼓)
由颅骨制成,外覆猴皮并绘制莲花图案,用于宗教法会中驱邪或召唤法力。
法衣片
部分人骨法器以颅骨片形式存在,可能用于装饰或特殊法术仪式。
二、特殊文化背景
材质要求: 人骨念珠仅限喇嘛遗骨(如眉骨、头顶骨),且需经多重宗教仪式净化。 宗教寓意
稀有性:存世量稀少,制作耗时数十年,故被视为“藏密三宝”之一,与天珠、托甲并称。
三、其他相关名称
腿骨佛珠:取自高僧遗骨,但具体骨骼部位(如大腿骨)因地区或宗教流派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嘎巴拉碗:颅骨制成的法器,用于盛放法器或供品。
注意:普通骨骼(如牛骨、羚羊骨等)虽可制作珠串,但属于普通文玩,与宗教法器有本质区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