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,角色行当体系完善,角色名称丰富多样。以下是主要角色分类及代表性人物:
一、主要行当名称
须生 正生:
扮演中年以上男性角色,如《辕门斩子》杨延景、《五典坡》薛平贵等;
老生:老年男性角色,如《走雪山》老曹福;
红生:勾红脸角色,如《长坂坡》关羽;
鞭子生/靠把须生/衰派须生:特殊造型角色,如《拆书》伍员、《临潼山》李渊。
小生 文小生:
侧重唱、念、做功,如《白蛇传》许仙;
武小生:擅长武艺,如《长坂坡》赵云、《三岔口》任堂惠。
旦角 青衣:
正派女性角色,如《窦娥冤》窦娥;
花旦:年轻女性角色,如《西厢记》崔莺莺;
刀马旦:擅长武艺的女性角色,如《穆桂英挂帅》穆桂英。
净角 (花脸)以浓妆艳服和夸张表演为特点,如《铡美案》包拯、曹操。
丑角
逗趣角色,如《三笑》包公、刘姥姥。
二、代表性历史人物
刘箴俗: 被誉为"北梅、南欧、西刘",以《三知己》左光斗等角色闻名; 耿善民
孙仁玉:易俗社创始人,培养了刘箴俗等一代宗师。
三、其他说明
秦腔角色行当体系经过数百年发展,不同地区(如甘肃、陕西)存在特色流派,如"陇南红"(温警学)、"木匠红"(刘立杰)等。著名演员常以年龄、地域或出身取艺名,如"八岁红"(肖若兰)、"兰州红"(恩科子)等。
以上分类及人物仅为秦腔艺术宝库的冰山一角,其角色体系仍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