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机特技根据动作类型和难度可分为以下几类,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常规机动动作
横侧转动:
通过副翼控制飞机绕纵轴旋转
方向偏转:
改变飞行方向的基本动作
俯仰转动:
通过升降舵控制机头上下运动
盘旋:
以固定点为中心做圆周运动
俯冲:
快速下降的机动动作
跃升:
快速爬升的机动
下滑倒转:
从俯冲状态翻转为倒飞
筋斗:
完成半圈或整圈旋转
斜筋斗/半筋斗翻转:
在筋斗中加入倾斜角度的翻转动作
二、超常规机动动作
大坡度盘旋:
以极大坡度完成盘旋,需高操控性
半滚倒转:
在空中完成半圈滚转后重新进入平飞
斤斗:
以极小半径完成180度旋转
半斤斗翻转:
类似斤斗但旋转角度更小
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:
尾部快速旋转后转向,兼具灵活性和攻击性
尾冲:
飞机尾部先接触地面后重新升空
钩子机动:
尾部形成钩状攻击姿势
三、表演类特技动作
钟形机动:
尾部垂直爬高至零速后水平转向,形似钟表指针
敲钟机动:
平飞拉起至顶点后转向下降,类似敲钟动作
桶滚:
沿水平轴线作360度螺旋滚转,二战中用于规避尾追
殷麦曼机动:
平飞进入正筋斗后半滚倒转,曾帮助击落15架敌机
螺旋改出:
小半径螺旋下降,是特技飞行教学的核心内容
四、其他经典动作
锤头机动:先上升后俯冲,机身保持铅锤平面
莱维斯曼机动:通过倾斜机翼实现水平旋转
斯托克曼机动:低空快速滚转后爬升,兼具机动性与观赏性
补充说明
部分动作如“涅斯捷罗夫筋斗”兼具实战与表演价值,曾因风险过高被称为“死亡环飞”。特技飞行动作的发展历程中,一战飞行员如殷麦曼通过实战需求创造了多个经典动作,而现代特技则更注重观赏性与飞行极限的结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