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中国代表性固体火箭
神舟十七号(Gravity-1) 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,2024年1月11日成功发射,采用全固体捆绑技术,最大运力6.5吨,可将4.2吨航天器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。
长征系列
包括长征11、快舟一号等型号,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,主要用于微小卫星发射,如快舟一号甲可发射300公斤有效载荷至700公里轨道。
捷龙系列(Jetron系列)
微小型固体运载火箭,2018年7月31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,单次发射能力150-200公斤,具备24小时快速响应能力。
二、国际主流固体火箭
米诺陶(Minotaur)系列
美国研发,基于退役洲际弹道导弹改装,LEO运载能力1.7吨,米诺陶4可发射军用卫星。
织女星C(Vega-C)
欧洲航天局主导,2022年首飞,最大运力2.3吨,可将2.2吨载荷送入700公里极地轨道,是现役最大固体火箭。
飞马座(Pegasus)系列
美国诺斯洛普·格鲁曼公司继承自“金牛座”“米诺陶”等系列,米诺陶VI正在研制中,主要用于商业卫星发射。
三、其他重要型号
快舟一号甲(Kestrel-1A):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太阳同步轨道火箭,单次发射能力300公斤。 双曲线一号(Hyperion)
四、技术特点对比
| 类型 | 代表火箭 | 最大运力 | 主要应用领域 |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固体运载火箭 | 神舟十七号 | 6.5吨 | 太阳同步轨道 |
| 微小型火箭 | 捷龙一号 | 150-200公斤| 商业卫星发射 |
| 洛基系列 | 米诺陶IV/VI | 1.7吨 | LEO及军用卫星发射 |
| 欧洲主力 | 织女星C| 2.3吨 | 极地轨道科学实验 |
以上信息综合了不同来源的公开资料,涵盖当前主流固体火箭的名称、技术参数及应用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