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果子的种类丰富多样,既有传统水果,也有特色点心和蜜饯。以下是综合多个史料整理的主要名称及特点:
一、传统水果类
常见时令水果
- 桃李杏梨、枇杷柑橘、石榴等广域性水果在北方和江南均有种植。
- 热带水果如荔枝、龙眼、香蕉、椰子等在岭南地区盛行。
特色水果品种
- 荔枝:以陈紫、江绿大、方家红等品种著称,北宋蔡襄《荔枝谱》记载当时种植于闽粤、巴蜀等地。
- 桃:包括冬桃、蟠桃、胭脂桃等30种以上品种。
- 杏:金杏、银杏、水杏等16种。
二、蜜饯与干果类
蜜饯类
- 梧桐酥(用糖腌杏仁)、蜜饯旋儿(蜜饯瓜类)、桃花果子(蜜饯桃类)。
- 草果干、桂圆干、枇杷干等常见于宋代茶点。
干果类
- 荞麦酥、馉饳儿(油炸面食)、细料馉饳儿(加糖面食)。
- 花生糖、瓜子糖等甜食也颇受欢迎。
三、面食类
油炸面食
- 炸油果子(四川成都)、蒙古炸果子(球状/片状)。
- 荞麦酥、馉饳儿等与果子同称,是宋代重要小吃。
酥皮点心
- 鹿鸣饼(含檽米、豆粉)、豆儿果(豆沙馅面食)。
- 茶点心如碧涧豆儿糕、鲜花团子。
四、其他特色食品
药膳类
- 枸杞蜜饯、玫瑰糖藕(茶饮点心)。
- 《梦华录》中提到的“药木瓜”(木瓜干)。
创新点心
- 翡翠烧卖(皮薄馅多)、蟹黄汤包(宋代已有雏形)。
五、文化意义
宋代果子名称延续至今,如江浙地区称油炸面食为“果子”,西北地区保留此称谓。此外,果子在宋代饮食中地位重要,与茶、酒并称“饮食四大支柱”,反映了当时素食文化的兴盛。
以上名称及分类综合了《东京梦华录》《荔枝谱》等史料,涵盖当时主流消费的果子类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