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民居的命名多与建筑结构、功能或寓意相关,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:
一、四点金
结构特征:四角各有一间形如“金”字的房间压角,整体布局对称,类似北京四合院。
功能分区:包含前厅、天井、八尺房(厨房)、厝手房(柴草房)和后厅(祭祖大厅)。
社会象征:仅富达家庭能建造,体现氏族观念。
二、下山虎
结构特征:比四点金少两个前房,中间不开门,两侧开“龙虎门”,造型似老虎,故称“爬狮”。
功能分区:包含前厅、天井、左右厢房(厨房/储物)和后厅。
三、驷马拖车(三落二火巷一后包)
结构特征:规模最大,含三进院落,中轴为门楼肚,两侧为四点金宅院,形似四匹马拖车。
功能分区:前两进为居住区,后进为祠堂或储藏室。
四、其他类型
四马拖车:
单进院落,中轴对称,含三座大宅院,是功能与防御结合的顶级建筑形式。
爬狮:
与下山虎同义,强调建筑动态感。
三落二火巷:
四点金的扩展形式,含“落”(凹形门洞)、“火巷”(火墙)等元素。
五、特殊名称
府第式:如许驸马府(宋代建筑格局,现存最早形制)。
祠堂式:如己略黄公祠(以木雕装饰闻名)。
总结
潮汕民居名称多源于建筑形态,如“四点金”因角楼得名,“下山虎”因外观似老虎。不同名称反映了家族地位、建筑功能及地域文化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