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,其元素组成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,具体如下:
一、大量元素(含量≥0.01%)
碳(C) 组成蛋白质、核酸和淀粉等有机物质,是生命活动的基础。
氢(H)
与氧结合形成水,参与代谢反应。
氧(O)
主要存在于碳水化合物和水中,支持能量代谢。
氮(N)
参与蛋白质、核酸合成,是叶绿素成分。
磷(P)
促进能量转移和细胞生长,是核酸和磷脂的组成元素。
钾(K)
调节渗透压,促进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。
硫(S)
参与蛋白质合成和抗氧化作用,水稻吸收利用硫酸盐。
钙(Ca)
构成细胞壁,促进骨骼发育。
镁(Mg)
参与酶的活性调节和光合作用。
二、微量元素(含量<0.01%)
铁(Fe)
参与氧气运输和能量代谢。
锰(Mn)
促进酶的活性,影响植物生长。
硼(B)
参与糖类代谢和蛋白质合成。
锌(Zn)
促进生长素合成,增强抗逆性。
铜(Cu)
参与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过程。
钼(Mo)
促进氮固定和能量代谢。
氯(Cl)
参与光合作用和营养元素的吸收。
硅(Si)
虽非必需,但吸收量最大,促进细胞壁强度。
三、其他说明
矿质元素: 稻米中的锌、铁等常以植酸盐形式存在,生物利用率较低;镉等重金属可能通过加工过程积累,需注意食品安全。 营养功能
以上元素共同作用,保障稻米的生长与营养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