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树害虫种类繁多,不同地区和文献中存在差异,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主要害虫名称及特征:
一、刺吸型害虫(主要危害芽叶)
茶尺蠖 俗称“拱拱虫”“吊丝虫”,以嫩叶为食,造成叶片出现网状缺刻或“C”形损伤,严重时导致枝干光秃。
幼虫期为主,繁殖快,易爆发成灾,尤其在夏秋季节危害严重。
小绿叶蝉
分布最广、危害最重的害虫,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,导致芽叶失水、焦边焦叶,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。
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,是茶园“杀手”。
茶丽纹象甲
俗称“花鸡娘”,幼虫取食叶片,造成叶片枯萎脱落,影响光合作用。
茶黄蓟马
小型害虫,刺吸嫩叶汁液,引发叶片卷曲、畸形,严重时导致产量下降。
二、咀嚼型害虫(直接取食叶片)
茶毛虫
茶树毛虫,幼虫啃食叶片,形成孔洞或卷曲,后期导致叶片枯萎。
茶蓑蛾
幼虫啃食叶片形成缺刻,严重时枝干光秃,类似“背袋虫”。
茶细蛾
幼虫取食嫩梢,导致枝条畸形,部分年份引发茶树死亡。
三、蛀干型害虫(危害枝干和根部)
茶梢蛾
幼虫蛀食茶枝,形成隧道,影响茶树生长和产量。
黑跗眼天牛
幼虫钻蛀茶枝或根部,导致枝干弯曲、死亡,成虫产卵于树皮内。
茶吉丁虫
幼虫蛀食茶树干,传播病菌,引发茶炭疽病。
四、其他常见害虫
茶橙瘿螨: 幼虫吸食叶片汁液,引发叶片畸形。 茶短须螨
白囊蓑蛾:幼虫啃食叶片,形成孔洞,影响光合作用。
总结
茶树害虫防治需结合监测与综合管理,重点关注茶尺蠖、小绿叶蝉等高危害物种,通过早期发现、物理防治(如黄板诱捕)和生物防治(如引入天敌)相结合,降低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