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战国时期的圣人,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儒家学派
孔子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,被尊为“文圣”“至圣先师”,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,影响中国2000余年。
孟子
战国时期儒家代表,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,主张“仁政”“民贵君轻”,被尊为“亚圣”。
曾子
孔子弟子,七十二贤人之一,以忠诚和孝行著称,被尊为“宗圣”,孔庙四配之一。
颜回
孔子最爱的弟子,以品德和学问闻名,明代嘉靖年间的“复圣”称号象征其学术影响力。
二、其他学派
庄子
道家思想集大成者,著《庄子》,主张自然无为,与老子并称“老庄”。
韩非子
法家代表,提出“法”“术”“势”结合的治国理论,著《韩非子》,影响后世法家思想。
孙武
春秋军事家,著《孙子兵法》,被尊为“兵圣”,其战略思想至今仍被军事领域借鉴。
吴起
战国改革家、军事家,主张“兵民合一”,与孙武、孙膑并称“兵家四圣”。
鬼谷子
兵法与谋略大师,著《鬼谷子》,以“纵横术”闻名。
三、补充说明
周公(姬旦):西周政治家,辅佐武王建立周朝,被尊为“元圣”。
范仲淹:
北宋政治家,虽属宋代,但其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思想对儒家发展有重要影响。
以上人物在各自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,共同构成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