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联海军在其发展历程中建造了多级巡洋舰,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
特点:苏联海军现役最大、最先进的核动力导弹巡洋舰,排水量超2.5万吨,可搭载400枚导弹,具备强大的核威慑能力。
舰载系统:采用1144型核动力系统,配备SS-N-155巡航导弹、SSR-N-22核反击导弹等先进武器。
服役情况:截至苏联解体,共服役4艘(乌沙科夫、纳希莫夫、拉扎耶夫、彼得大帝),其中乌沙科夫号退役后改作驱逐舰。
二、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
特点:苏联海军二战后首型核动力巡洋舰,采用双反应堆设计,排水量2.8万吨。
舰载系统:配备SS-35反舰导弹、S-400防空系统等,具备区域防空和反舰作战能力。
服役情况:共建造14艘,1989年全部退役,主要用于训练和展示。
三、戈尔什科夫元帅级巡洋舰
特点:勃列日涅夫时期主导设计,强调多用途性,排水量2.6万吨。
舰载系统:装备SS-35反舰导弹、S-400防空系统,后期改装为核动力版本(纳西莫夫号)。
服役情况:实际服役舰艇较少,主要用于海军院校和科研用途。
四、其他相关舰型
68型轻型巡洋舰:二战前苏联计划建造,1941年开工,1945年服役,共5艘。
罗斯壮士级(Bogatyr class):一战时期沙俄建造,1942年服役,以重火力著称。
总结
苏联巡洋舰以基洛夫级为核心,涵盖核动力与常规动力两种技术路线,体现了苏联海军从常规海军建设到核威慑力量的跨越式发展。现役舰艇中,基洛夫级和斯维尔德洛夫级仍具备较强作战能力,而戈尔什科夫元帅级则更多承担训练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