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风水学中,山的命名和方位有严格的规定,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命名和象征性命名两类:
一、自然地理命名
四神砂 位于吉祥地左右前后的四座小山,分别对应:
左侧:青龙山(象征权势与财富)
右侧:白虎山(象征勇猛与力量)
前方:朱雀山(象征幸福与吉祥)
后方:玄武山(象征稳定与坚固)
其他地理名称
案山: 穴前近山 朝山
乐山/鬼星:穴后山
曜星/探头星:穴左右山
禽星:水口内外的山,分为“捍卫”等类型
二、象征性命名
五行对应 二十四山根据五行属性划分:
五行属金:庚、辛、申、酉、乾
五行属木:甲、乙、寅、卯、巽
五行属火:丙、丁、巳、午
五行属水:壬、癸、子、亥
五行属土:丑、辰、戌、未、坤、艮
四象命名
以四象(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)为核心:
青龙:东方,代表生机与仁德
白虎:西方,代表肃杀与权威
朱雀:南方,代表光明与智慧
玄武:北方,代表厚重与平安
三、文化衍生命名
五岳
中国五大名山:泰山(东岳)、衡山(南岳)、华山(西岳)、恒山(北岳)、嵩山(中岳),分别供奉五方神祇。
道教名山
如武当山(道教圣地)、龙虎山(天师府所在地)等。
佛教名山
如五台山(文殊菩萨道场)、峨眉山(普贤菩萨道场)等。
四、其他特殊命名
招摇山: 广西猫儿山,以产桂著称 浮玉山
南禺山:广东番禺,含黄金与洞穴
乐游山:昆仑山西侧,道教名山
以上命名体系体现了风水学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,既注重地理特征,又蕴含哲学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