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作为传统中药材,主要品种可分为以下三类,涵盖不同产地和用途:
一、主要品种名称
掌叶大黄 - 别名:葵叶大黄、北大黄、天水大黄
- 特点:高2米左右,根茎粗壮木质,喜凉爽湿润气候,主产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等地,具有泻热通便、凉血解毒等功效。
唐古特大黄
- 别名:鸡爪大黄
- 特点:根茎类圆柱形,味苦性寒,主治实热便秘、瘀血经闭等症,生用力大,制用缓,炒炭可止血。
药用大黄
- 别名:南大黄、川大黄
- 特点:根茎类圆锥形或卵圆形,适应性强,兼具泻下攻积、逐瘀通经等作用,是临床常用品种。
二、其他相关品种
西大黄: 产自青海、甘肃,根茎呈卵圆形,断面红白相间,品质优良。 凉黄
庄浪大黄:甘肃省平凉市特产,属波叶大黄,以片状根茎入药。
楚黄一号:湖北新品种,侧根减少、产量高,有效成分提升10%以上。
三、品种差异总结
| 品种 | 别名 | 主要产地 | 特点与用途 |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掌叶大黄 | 葵叶大黄、北大黄 | 甘肃、青海、四川 | 泻热通便、耐寒,适用于胃肠实热积滞 |
| 唐古特大黄 | 鸡爪大黄 | 甘肃、四川 | 活血化瘀、凉血解毒,多用于瘀血阻滞证 |
| 药用大黄 | 南大黄、川大黄 | 甘肃、四川 | 泻下攻积、逐瘀通经,是经典药用品种 |
以上品种可根据需求选择,临床常根据症状配伍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