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植物类毒物
鸩羽:
传说中鸩鸟羽毛浸酒即毒,酒名“鸩酒”成为毒酒代名词。
鹤顶红:
实为红信石(砒霜),因红色外观得名,传说为官者用以自杀。
断肠草:
又名钩吻、胡蔓藤,含葫蔓藤碱,中毒后肠黑粘连致死。
雷公藤: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的断肠草,中毒引发肝肾衰竭。
碧茶之毒:
碧茶叶含植物性毒素,毒性较弱但持久。
二、动物类毒物
冰蛇心:
传说中毒者会忘记所爱之人,情感丧失。
相思子:
又名红豆,需恋人解救的媚药。
三、其他毒物
见血封喉:
箭毒木汁液,注射后迅速致死。
曼陀罗:
全草含毒,中毒后痉挛至死。
七月半:
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发作,需解药否则死亡。
舞莲散:
食用后持续跳舞至死亡。
落回:
慢性毒药,致人神志不清、肢体无力。
这些毒物名称多来源于古代文献或传说,部分如“鹤顶红”实为红信石的别称,而“鸩羽”则纯粹是意象化表达。使用时需注意区分文学创作与现实毒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