傣族住宅主要有以下名称和特点:
一、传统建筑名称
竹楼 这是傣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,采用干栏式结构,以竹木为材料,上层住人、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放农作物。
干栏式建筑
干栏式是傣族建筑的核心特征,强调防潮、通风,适应热带气候需求。
二、地域性称呼
西双版纳傣族竹楼: 特指位于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竹楼,现多已发展为小洋楼。 元江/红河傣族土掌房
三、建筑特点
结构特征
下层高约七八尺,无遮拦,用于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。
上层为居住空间,近梯处设有露台,转进后为长形大屋,用竹篱分隔卧室。
屋顶倾斜且两边开窗,便于排水,部分高檐处设有小窗。
文化内涵
傣族建筑融合了宗教(如佛寺建筑)、社会(如美人靠)与自然环境因素,体现了“依水而居”“爱洁净”的文化理念。
四、现代变化
随着生活条件改善,西双版纳等地傣族已普遍居住于小洋楼,传统竹楼逐渐减少,但仍保留作为文化符号的存在。
以上名称和特点综合了傣族传统建筑、地域差异及现代发展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