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按分类命名
霸王龙(Tyrannosaurus rex) 体型最大的陆地肉食恐龙,体长可达12米,体重8吨,以强大力量和锋利牙齿著称。
剑龙(Stegosaurus)
覆盖骨质板的草食性恐龙,背部有4根尖刺尾巴,体长7-9米,高2.35-3.5米。
三角龙(Triceratops)
植食性恐龙,头戴三叉角和厚甲,尾刺可防御,是晚白垩纪代表性化石。
异特龙(Iguanodon)
早期恐龙代表,体长8.5-9.7米,体重1.5-3.6吨,二足肉食性,生存于约1.5亿年前。
二、其他知名恐龙
迅猛龙(Velociraptor): 小型肉食性恐龙,以敏捷和智能闻名,化石发现于中国。 棘龙(Stegosaurus)
腕龙(Brachiosaurus):拥有最长脖子的恐龙,类似现代鲸鱼,生存于侏罗纪。
梁龙(Diplodocus):长颈鹿般体型,颈部可达18米,以树叶为食。
三、特殊命名方式
地理命名:如阿根廷农民发现的艾雷拉龙(Aegyptosaurus)。
功能命名:如鸭冠龙(Hadrosaurs)因头部形似鸭子得名。
四、常见误区
翼龙:虽被误称恐龙,实为翼龙目飞行爬行类,与恐龙无亲缘关系。
以上名称仅涵盖部分恐龙,实际已发现种类达数百种,命名多基于化石特征、生活习性或发现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