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竹笋的小品种名称,综合多个来源整理如下:
一、按季节分类
春笋 2月-5月采挖,笋体肥大、洁白鲜嫩,被誉为“菜王”“山八珍”,适合炒、炖、煮等多种烹饪方式。
冬笋
冬季未出土的毛竹笋,肉质柔嫩清脆,是唯一不可食用的笋类。
鞭笋
夏秋季节生长的竹鞭梢,细长如马鞭,味道鲜美但产量极低。
二、按品种分类
毛竹笋
栽培面积最广、经济价值最高,春笋品质最佳,笋壳底色淡黄。
早竹笋
浙江江苏特产,竹秆高3米多,笋壳淡紫,肉质细嫩,单重约0.1公斤。
甜竹笋(麻竹笋)
又称大绿竹,笋体粗壮,出笋期5-11月,以7-8月最佳,营养丰富。
雷笋
自然生长的雷竹笋需春笋发酵催熟,笋尖细嫩,可提前上市。
红壳笋
笋壳红色,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,与雷笋同期但栽培量更大。
龙须笋(珍笋)
产自峨眉山,生长环境无污染,含植物蛋白,被称为“山珍”。
三、其他特色品种
尖头青笋: 浙江杭州特产,笋壳青紫,肉质厚实,单重0.2-0.35公斤。 红哺鸡笋
注:不同地区对竹笋的称呼可能存在差异,例如浙江将甜竹称为“麻竹笋”,而其他地区可能使用不同名称。此外,部分品种如苦竹笋、佛肚竹笋等因特殊口感或功效被单独分类。